红色警戒2下载 https://www.021fenglei.com/ra2xz/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赵云帆 上海报道 埃隆·马斯克讨厌车载雷达——这早就不是新闻了。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马斯克的砍刀,竟然挥向了车载成本只有百元人民币的超声波雷达。 近日,特斯拉官方称,从10月开始,欧洲、北美、中东地区交付的Model 3、 Model Y将移除超声波雷达,并且将在全球推进Model 3、Model Y纯视觉方案。 这意味着,留在特斯拉汽车里的“传感器”,只剩下8个连分辨率都不太高的车载摄像头。 比起降低成本,梭哈全视觉方案的象征意义,在此次雷达拆除一事上意味更浓。 不同的是,在国内,同时具备高分辨,高环境适应能力的激光雷达,却变成了“汝之砒霜,吾之蜜糖”。 新势力造车们尚未完成高级别自动驾驶算法的完整形态,速腾、禾赛,图通达等厂商的激光雷达早于算法就绪率先上车。如今,新势力搭载的激光雷达大部分时间处在“功率冗余”的状态,而为产业崛起自愿买单的人,则是那些热衷尝鲜的新势力电车消费者。 近日,作为头部研究所的中金公司汽车组,甚至拆解了五款激光雷达。他们想循着供应商找到A股投资激光雷达的线索。 虽然最终寻找到的标的公司并不多,但报告本身已经在雷达业内被争相传阅,引起巨大反响。 被马斯克称为“阑尾”、“鸡肋”、“拐杖”的激光雷达,是否真能在全球衍生千亿产业链? 卖车,更卖算法 美国当地时间10月10日,在特斯拉AI Day上,公司集中展示了其全视觉方案自动驾驶技术(FSD)将如何落地式。 路径与运动规划算法、环境感知、还有三个总计容纳1.4万个GPU的超算中心为算力基础的AI训练,特斯拉想要构筑的是一个完全模仿人眼所看到的虚拟世界,以此打造完全仿照人类行动模式的自动驾驶技术。 在这个世界中,人流,车流,街边路况都蕴含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驾驶习惯,交通法规不断迭代,路况不断的改变,特斯拉表示,其FSD系统会从这些动态要素着手,不断进行动态调整。 不如试想一种极端情况: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的晚上9点以后,车辆闯红灯将默认不受到交通处罚。而此时选择在路口减速的车辆,反而有极高的被追尾风险。 而这种情况下,提供给里约司机的FSD系统,可能需要指挥特斯拉汽车在路口主动闯红灯…… “特斯拉的全视觉方案一经推出,毫米波雷达产业链已经一片哀嚎了,”一位主攻车载雷达算法领域的从业者孙英(化名)感叹:“基本上从业者现在都在思考怎么获得视觉数据和挖掘视觉潜力了。” 一位供职于国内头部激光雷达公司的相关人士则向记者表示:“很难想象特斯拉未来能做到全视觉,这几乎属于神技。” 而这种神乎其技的服务,却也毫不廉价。 特斯拉最早推出FSD系统时的买断式售价是2500美元,后来陆续涨到5000美元,10000美元、12000美元。 今年8月,特斯拉再次把FSD系统售价提到了15000美元(约10万元人民币),月租费也涨到了199美元。 对此,马斯克表示,以后买断价还会涨到2万美元,晚买不如早买。 早年,一位北美特斯拉的算法工程师曾向记者透露,特斯拉自成立时起参考的就是苹果的成功经验:“把自动驾驶系统像苹果税一样向特斯拉用户征收。” 硬件成本,则成了特斯拉为“自动驾驶税”腾地儿的关键。 今年8月,特斯拉投资者关系负责人透露,特斯拉的整车成本已经从2017年初的约58万美元,降低到了25万美元。这其中大部分节省的钱都不是电池成本。而是“特斯拉不断努力改进汽车设计,使制造尽可能简单的结果。” 换而言之,除了生产工艺,人力成本外,硬件“阉割”是特斯拉的降本最大的特效药。 特斯拉路线难以复制 激光雷达有着精度高,点云密,信噪低,环境适应性强的特点,是自动驾驶系统最敏锐的外界感知终端。 但毫无疑问,在降本方面,前装成本接近万元人民币的激光雷达无疑是特斯拉“最毒的砒霜”。 “特斯拉对硬件成本控制是非常极致的,而这是基于他们算法能力。拿摄像头为例,他们就连摄像头的分辨率都不足国产新势力的二分之一,但效果就是比国内的好。”,前述雷达厂商人士告诉记者。 但他也指出:“普通人确实做不到,但特斯塔并不是普通人。它的路线还是很难复制的,绝大多数车企还是得用多传感器融合方案。” 国内头部激光雷达主机厂商速腾聚创(RoboSense)相关人士,向记者解释了当前的激光雷达价格体系。 “我们已经将激光雷达成本降到一个可以提供给汽车以及其他行业大规模应用的水平,已经获得比亚迪(002594.SZ)、长城汽车(606633.SH)、广汽集团(601238.SH)、一汽集团、小鹏、极氪、路特斯等头部车企共计50款车型的定点订单车企大规模车规量产定点项目,单台M1(速腾主车载雷达型号)价格基本在500-1000美元之间,具体根据不同客户和项目的定制需求和订单量的需求协商价格。” 但对于海外同行供应激光雷达主机的价格,前述人士也向记者证实:一般来说是更贵的。 放眼海外,大众、奔驰梅赛德斯、日产、丰田等传统“大厂”,近年纷纷制定了燃油车退役时间表,智能汽车硬件,自动驾驶配套上车节奏也逐步加速。 而对于这些大厂,至少有一点至少是清楚的——特斯拉所代表的全视觉自动驾驶技术,并不会“成全”欧美日系等老牌大厂。 今年10月初,被誉为车载激光雷达鼻祖的德国Ibeo申请破产,破产的原因是“无法继续融资”。 2010年,Ibeo公司获得了来自奥迪汽车的全球首个激光雷达前装定点;7年后,全球首款搭载激光雷达的汽车问世。可好景不长,Ibeo公司由于仅在2017年,2021年获得两轮融资,最终在全球产业赛马中掉队。 无巧不成书——也就是在Ibeo申请破产前几天,速腾聚创传出将进行下一轮融资,该轮融资将由长期霸占新能源车销量冠军的比亚迪提出并协调募集,意在提升激光雷达产业化节奏。 速腾人士则向记者证实融资尚在筹备阶段:“具体投融信息包括总金额和投资方在获得更多细节并完成交割确认后,才有准确信息。” 激光雷达成本存在降本空间 传感器融合与视觉算法——它们原本是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的上下游。然而从现实的角度,当下的它们却是消费者有限预算下的竞争对手。 而记者也了解到,仅从成本趋势的角度,激光雷达的成本可控空间并不小。其或来源于核心部件的国产化进程。 “速腾聚创第二代智能固态激光雷达M1采用平台化设计,核心器件是非定制件,进口器件和国产器件均可选择,可替代料丰富,对于具体器件的选用或替代,主要取决于各家供应商器件产品和我们需求的匹配程度。” 此前,速腾聚创与另一家国内激光雷达头部企业禾赛科技共同投资的纵慧芯光,后者主要聚焦激光发射器的研发生产。 而记者也获悉,纵慧芯光生产的激光器有望被应用于部分补盲雷达型号,甚至在未来能够达到合理性价比的基础上,替代主激光雷达的主要元器件。 “量产交付所带来的规模化效应,不仅推动了激光雷达的商业化落地,也让自动驾驶行业有了更低的部署成本和更高的部署效率,是行业从小批量测试转向大规模运营的关键节点。”速腾聚创人士告诉记者。“在产业上下游合作中,激光雷达厂商获得车企或者产业链上头部企业的进一步认可,也会希望投资激光雷达企业,这属于业务合作推动产业投资的正循环。事实上,速腾聚创的产业资本就是这样进来的。” 另一方面,对车载雷达的态度,特斯拉也并非完全拒之于千里之外。 今年6月7日,特斯拉向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 (FCC) 注册了一种新型高分辨率雷达。从测试报告看,该雷达 6 发 8 收,载频 77GHz,支持三种扫频模式,最大扫频带宽 700MHz,帧周期约 67ms(15Hz)。有声音猜测,这是特斯拉重拾毫米波雷达的信号。 毕竟,车载雷达与视觉方案,也非“非此即彼”的选择。 --> .appendQr_wrap{border:1px solid #E6E6E6;padding:8px;} .appendQr_normal{float:left;} .appendQr_normal img{width:74px;} .appendQr_normal_txt{float:left;font-size:20px;line-height:74px;padding-left:20px;color:#333;}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李墨轩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 新闻资讯
• 活动频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