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偏方 这几天,我连续在东莞、长沙等地讲课,有学员问我,现在经济下行的压力很大,除了留抵退税外,还有什么别的利好消息吗? 其实,我们一直在关注和研究最新的政策动向,希望从中得到一些信号。 就在前两天,国务院实施了6方面33项稳经济的措施,覆盖面非常广,可以说涉及到了我们每家企业,甚至每个人。 所以,今天单仁行这篇文章非常重要,希望大家能读完,了解目前跟我们有关的利好政策,更重要的是弄清楚我们的经济体面对哪些困难,我们究竟是在跟谁做斗争? 最近这两个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基本上都在围绕着“稳经济、稳就业、稳市场主体”集中讨论,这么密集的会议安排在过往很少见。 结合最近一系列的政策会议,我总结有3个方面的措施: 第一是关于企业扶持方面: 在税务上,国家财政会继续加大我们单仁行曾经解释过的留底退税政策,增加退税金额1400亿,全年退税总额会达到2.64万亿,我建议大家一定要去了解,有这方面政策的支持,及时办理。 在社保和水电房租费用上,国家提出来缓缴社保的政策,扩大到所有受疫情影响的经营困难企业,并且期限一直延到年底。 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的范围,扩大到所有困难参保企业,返还比例提高到90%,对招聘毕业生的中小企业给予扩岗补助。 也就是说你没有裁员或者是少裁员,政府会把缴纳失业保险金的90%返还给企业,如果你还招聘了今年的毕业生,还可以拿到补助。 同时,国务院也督促各地政府尽快出台对经营困难企业房租、担保费、水电费的补贴政策,比如水电欠了费,但不准停供,6个月内补缴就行,中小微企业的宽带资费再下降10%。 在融资贷款上,扩大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对中小微企业的业务面,担保的合作项目新增1万亿以上;国有银行新增普惠贷款1.6万亿,对还款困难和经营困难的企业延期、续贷,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暂时无法还款的企业不影响征信记录,免除罚息。 在资金占用上,商业汇票的承兑期限由1年缩短到6个月,也就是说,大企业给你开的汇票兑现时间不超过6个月。 5月底更是全面排查机关事业单位、大型企业拖欠中小企业的账款,发现一起清偿一起;资金清欠的问题,会被列入到今年审计和大督查的重点。 我曾经在单仁行上讲过问题,很多企业的业务需要垫资,很容易被账期给拖死,现在这个政策已经开始落实了。 在复工复产和物流运输上,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被放到了重要的位置上,复工复产不只是能开工,而是为了能完成产量,政府要完善对白名单企业的服务。 同时,在物流运输,一律取消低风险地区通行限制,开始增加国内外航班,保证货物通畅。 从这一点上来说,也许防控政策会逐步地开放和放松。 第二是关于普通人的生活方面: 首先明确一点是,政策的基调是民生的问题由就业来保障,就业的问题是稳市场主体,也就是企业来保障,财政政策是以“就业”为优先导向。 对当前有困难的企业,住房公积金可以缓缴,但不影响职工的正常提取,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没有正常偿还的公积金贷款,不做逾期处理。 对毕业的学生同样也有好消息,免除今年和前年度毕业生的国家助学贷款利息,本金可以延期一年偿还,不计复利,没有及时还款的学生,也不列入征信,还有因为疫情暂时失业和未参保的困难人员,国家也会给予临时补助。 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关于这一点,我还是建议打算创业的同学,还是要谨慎一些。 第三是对各地政府的要求: 在能源上,放松煤炭、煤电的产能,严禁出现拉闸限电的情况,我认为这些是对绿色导向做了一次放缓和纠偏。 在消费上,政策点名了汽车、房地产、航空、水利、农村公路和铁路。 我认为这几个点各有不同: 汽车放开限购,意味着汽车将作为重要增长点,后续极有可能出台“汽车下乡”的政策促进消费。 房地产同样也是如此,支持居民合理住房需求,意味着城镇化的趋势。 航空业给予紧急贷款,意味着航空业是政策的托底点,交通会进一步放开,取消低风险地区通行限制,减少交易成本。 水利、农村公路、铁路,意味着大基建的展开,以工代赈的基建投资会陆续推出来保障就业。 我特别注意到一点,最近的政策文件都在强调“压实各地稳经济、稳就业的责任”,就业指标被列入了政府绩效考核项目。 有一段描述甚至是这么说的: “各地区各部门要增强紧迫感,挖掘政策潜力,看得准的新举措能用尽用,5月份能出尽出。” 从这些严厉的措辞和覆盖面极其广的政策中,我们也可以看见今年的经济和就业形势有多紧张。 中央开始下放决策权,压实责任特别是地方政府的责任,想尽一切办法,努力推动经济回归到正常轨道。 对我们这些企业来说,政策的利好已经逐步到位,现在开始就是多打粮食的阶段,我们也要想尽一切办法创造销售,带回现金流,保住企业的增长,也就等于保住了经济,保住了就业。 几乎可以肯定地说,谁能够在这段时间坚持下去,谁就可以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和发展空间。 讲完了政策,我就想跟大家讨论一个问题: 对于我们的经济体,特别是我们这些企业来说,大家觉得我们是在和什么做斗争? 是疫情吗? 确实,反复的疫情是直接原因,但根本上来说,我们是在跟经济规律作斗争。 从国家这几年两大主要政策“共同富裕”和“房地产只住不炒”可以看到,经济下行的压力一部分来源于过去居民收入的分配不均,以及房地产对居民储蓄和负债的透支。 过去40年,中国是以一种每年两位数的增长态势,完成了不可思议的逆转,从一个农业大国,变成了工业大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几乎没有一次全球经济危机严重影响到中国。 但经济是有规律,有周期的。 即使像大放水的美国,看起来经济一片向好,股市屡创新高,实际上是牺牲了金融市场的稳定,来缓解通胀的压力,现在也不得不加息,利用美元的收紧来转嫁系统性的金融风险。 逆周期不是没有代价的,只是存在时滞。 我们也是如此,过去和经济规律的斗争是依靠着先举债投资、再通过消费、出口实现闭环。 这就好比一个人当年穷困潦倒的时候,借上几十万去创业,以一时的财政赤字换未来的经济增长,慢慢地利用时间差把这笔钱还掉,让居民的杠杆逐步减弱,转移给政府部门去负担,让财富分配变得更公平,产业结构更加合理。 但疫情的出现,加速了市场出清的过程,养大了经济规律这头猛虎,这就好比30年的房贷,有一天银行突然通知你,5年就要还完,你怎么办? 银行也许可以协商,但是经济规律可不会跟你坐下来开会。 所以,我们又不得不停下脚步,用凯恩斯主义(刺激经济、消费)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 这也是这一系列国家政策的根本目的: 用扩大内需来保消费;用减税降费增加企业利润,保住就业;用增加货币供应,降低违约风险,继续跟经济规律这头猛虎斗智斗勇,把它圈到一个可控的范围里。 所以,不管我们是企业,还是个人,我们都在一个系统里,此刻都面对着共同的经济规律,不要说你难我难,大家都不容易。 唯有保持勇气和信心坚持下去,配合政策的落实,做好自己的事,尽到自己的责任,才有可能渡过难关,把经济规律的猛虎关进笼子里。 责任编辑|罗英凡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 新闻资讯
• 活动频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