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代理记账收费 https://www.yfcsgw.com/dailijizhang.html 第七批带量采购平均价格降幅48%,总体符合市场预期。化药集采规则趋于稳定,部分竞标细则进一步完善。注射剂仍为主力剂型,多个重磅品种竞争激烈。 外资企业对集采重视程度有所提高,4 款原研产品低价中选。多个重磅品种竞争格局即将发生改变,进口替代有望加速。国内头部企业仍为集采主力军,行业集中度持续升高。带量采购已进入常态化阶段,创新研发将成药企核心竞争力。北京CHS-DRG 试行创新药械“除外支付”,优质创新药有望突破医保控费限制。 第七批带量采购平均价格降幅48%,总体符合市场预期。7 月12-13 日,第七批国家带量采购拟中选结果公布,本次集采共涉及61 个品种,最终拟中选60个,复方磺胺甲噁唑口服常释剂型成唯一流标品种。据人民日报报道,本次集采共有295 家企业的488 个产品投标,217 家企业的327 个产品拟中选,相比第五批集采(201 家企业的355 个产品投标, 148 家药企的251 个产品拟中选),竞标规模继续扩大;按照约定采购量测算,预计每年可节省费用185 亿元。拟中选品种平均价格降幅48%,相比前五批国采拟中选品种平均降幅52%、53%、53%、52%、56%,本次带量采购竞争较为激烈,但平均价格降幅略显温和,总体符合市场预期。 化药集采规则趋于稳定,部分竞标细则进一步完善。本次规则整体沿用第五批集采方案,主要在两方面进行规则改善:①拟中选资格:在此前的中选资格基础上(1.8 倍熔断机制和降价50%条件),新增设一类条件,即要求拟中选产品为同品种中非最高价格顺位,或同品种中为最高顺位,但按同品种最高顺位/最低顺位计算比值,降序排列非前6 名(若与第6 名计算比值相等则并列第6 名)。 本规则的引入,使得申报品种的报价更加严格、竞争一定程度上更加激烈,但减少了同一品种间的差价,使得竞标整体更为公平、也降低了恶意竞争的可能性。 ②新增备供地区和备选企业规则,拟中选企业在主供地区确认完毕后进行备供地区确认,当主供企业无法满足所选地区市场需求时,备供企业可获得主供企业身份。新增备选规则将有利于避免此前发生的中选企业产品断供现象,为集采顺利落地提供双重保障。 注射剂仍为主力剂型,多个重磅品种竞争激烈。从采购的药品剂型看,本次采购目录包括注射剂品种28 个,占比接近50%,与第五批集采中的注射剂占比较为接近,注射剂已成为集采的重点领域。本次集采部分品种过评厂家数较多,降价幅度较大,其中,奥美拉唑、丙酚替诺福韦、依达拉奉、替罗非班、奥司他韦、仑伐替尼、米力农的竞争厂家数分别为27、14、13、12、12、10、10 家,相比最高申报价的拟中选价格平均降幅分别为93.18%、96.74%、77.22%、92.46%、84.70%、85.35%、88.69%。 外资企业对集采重视程度有所提高,4 款原研产品低价中选。本次集采中,共有6 家外资企业的6 款产品拟中选,包括4 款原研产品,均为注射剂,分别为辉瑞的替加环素、安斯泰来的米卡芬净、艾美罗的依巴斯汀、博莱科的碘帕醇,相比最高申报价的降幅为85.41%、72.72%、80.43%、28.98%。尽管外资企业的拟中选产品数量相比第五批集采有所回落,但降价幅度依然不减,4 款原研产品的降价幅度均高于品种平均值。由于人员配备和生产成本更高,外企往往难以凭低价与国内药企竞争。然而,相比口服制剂,注射剂更加依赖院内市场,故随着注射剂成为集采重点,外资企业参与集采的积极性有所上升 多个重磅品种竞争格局即将发生改变,进口替代有望加速。美罗培南:占据较高市场份额的原研企业住友制药未中标,石药集团、北大医药等6 家本土企业中标;奥美拉唑:过评厂家数达26 家,降价竞争尤为激烈,占据较高市场份额的原研企业阿斯利康并未中标;吗替麦考酚酯:2021 年样本医院销售额10.24亿元,其中占比最高的原研企业罗氏未中标;替加环素:2021 年样本医院销售额9.83 亿元,其中辉瑞、翰森制药、正大天晴占比较高,本次集采中辉瑞、正大天晴及其他6 家本土企业中标。硝苯地平(控释剂):2021 年样本医院销售额9.06 亿元,其中占比最高的原研企业拜耳未中标;奥曲肽:2021 年样本医院销售额8.58 亿元,其中占比最高的原研企业诺华未中标。 国内头部企业仍为集采主力军,行业集中度持续升高。本次集采主力军依然为国内头部企业,齐鲁制药、扬子江药业、科伦药业、正大系、石药集团分别有16、11、11、9、9 个品种拟中选。随着进口替代持续加速,头部本土药企的优势持续扩大,国内仿制药市场的集中度预计将进一步提高。 带量采购已进入常态化阶段,创新研发将成药企核心竞争力。在经过此前6 批国家集采后,带量采购已经进入常态化阶段,集采规则在多次实践中逐步完善,集采规模进一步扩展,对于市场的冲击也在逐渐减弱。另一方面,带量采购的重心已逐渐向注射剂领域转移,推进步伐逐渐加快。临床用量大、采购金额高的仿制药重磅品种(包括注射剂)将不再是药企的利润增长点。带量采购更多是推动医保资金的腾笼换鸟,以及对创新药研发的支持。预计未来药企销售能力的重要性将逐渐弱化,创新药将是药企提升竞争力的发展核心。 北京CHS-DRG 试行创新药械“除外支付”,优质创新药有望突破医保控费限制。7 月13 日,北京医保局发布文件《关于印发CHS-DRG 付费新药新技术除外支付管理办法的通知(试行)》,试行CHS-DRG 付费新药新技术除外支付管理办法,将针对满足条件的创新药械进行CHS-DRG 范围外的据实支付。产品除外支付的条件主要包括:①创新性较强,如三年内获批上市、三年内新增获批适应症、三年内被纳入国家医保等;②临床效果较传统药品/医疗器械有较大提升;③对DRG 病组支付标准有较大影响。在DRG/DIP 改革提速的背景下,本政策的出台对于创新药的支付环境释放了利好信号,既大幅提高了创新药对患者的可及性,也显著改善了优质创新药的盈利预期。 市场回顾:本周中信医药指数下跌4.04%,跑赢沪深300 指数0.03pct,化学原料药跌幅最大。当前,医药板块2022 年预测市盈率约29 倍,融资余额占自由流通市值下降至3.76%。本周A 股医药板块,合计增持0.30 亿元,合计减持5.03亿元。其中金花股份增持较多,增持0.28 亿元,康龙化成减持较多,减持3.09亿元。本周A 股医药板块,大宗交易合计成交金额9.15 亿元,其中纳微科技交易额较大。 风险因素:药品降价导致企业利润降低风险;未中标品种销售额下降风险;以及新药研发风险、市场竞争风险、个股业绩不达预期风险等投资策略:带量采购常态化,对于市场冲击逐渐减弱,创新药有望成为药企核心竞争力。建议关注研发管线丰富、商业化建设成熟的龙头药企,包括:恒瑞医药(国内创新研发龙头,靶点覆盖全面,创新药上市数量最多)、复星医药(创新研发加速落地,产品管线不断扩充)、翰森制药(创新药占比快速提升,创新转型进入加速期)、石药集团(业绩维持高速增长,肿瘤领域放量迅速)、丽珠集团(化药板块持续快速增长,创新研发进入兑现期)等;建议关注以创新研发为驱动、国际化布局领先的生物技术公司,包括百济神州(泽布替尼海内外销售大幅增长,国际化临床布局逐步兑现)、君实生物(新冠药研发进度领先,特瑞普利有望海外获批)、信达生物(信迪利单抗持续高增长,研发成果丰硕)、荣昌生物(领跑国内ADC 和融合蛋白赛道,两款重磅新药已上市)、诺诚健华(高成长的肿瘤与自免创新药企,奥布替尼商业化卓有成效)、艾力斯(伏美替尼放量迅速,销售联手复星医药)、天境生物(来佐利单抗彰显同类最优潜力,聚焦差异化免疫疗法)等;建议关注苑东生物(具有原料药与制剂一体化的研发生产能力,核心品种参与集采优势明显)。同时建议持续关注:1)直接受益创新审评和进口替代的国产中高端医疗器械龙头迈瑞医疗、惠泰医疗等;2)“卖水者” 逻辑下的药明康德、山东药玻和九洲药业等;3)医疗服务及商业药店领域的爱尔眼科、锦欣医疗、海吉亚医疗、益丰药房、大参林、老百姓和一心堂等;4)精准医疗大发展下的金域医学、艾德生物等;5)疫苗产业链上的智飞生物、康希诺生物(H)、沃森生物、康泰生物、华兰生物等;6)消费升级趋势下的大健康消费龙头企业云南白药、片仔癀等。 (文章来源:中信证券) 文章来源:中信证券![]()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 新闻资讯
• 活动频道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