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团队照 当前:双重困境、严重亏损,供给侧持续放缓。当前行业处于需求和成本的双重困境中:困境一,需求波动,22 年3-4 月业务量快速下滑,目前处于底部恢复中。困境二,低利用率、高油价推动三大航单位成本提升,燃油附加费机制无法有效传导。短期疫情压力下,行业现金流和负债表或继续恶化,供给侧低趋势仍在持续。 转机:政策、基本面底部逐渐出现,需求不断恢复。现金补贴的出台,象征民航国内业务量进入“底部保护”,近日国内航班量突破4500 班,航班量有望进入上升通道。随着防疫精准化、科学化的持续推进,出入境和隔离政策也将不断向灵活的方向调整,国际航班量有望逐步增加。 信心:需求恢复后,海外民航业迎来供不应求的局面。随着防疫政策的放松,海外民航需求快速恢复,数据显示,6 月2 日-8 日期间美国、欧洲、中东的内部需求已经恢复到83%、89%、94%,国际航线需求恢复到83%、70%、86%。从美国航空业经验来看,当前美国航空业供需已经反转,票价达到十年新高。海外的恢复是国内恢复的预演,当前我国航空业供给收紧仍在持续,未来景气高度、持续时间或将超预期。 航空策略:基本面底部逐渐探明,需求处于恢复通道。从恢复的顺序来看,春秋航空、吉祥航空有望在国内需求恢复时出现盈利,暑运旺季可能出现盈利弹性。三大航由于宽体机的拖累,盈利弹性需要等待国际航线恢复期间显现。持续推荐运营优势、逆势扩张的优质民营航司(春秋航空、吉祥航空、华夏航空)重点关注情绪底部已经探明,未来业绩弹性较大的三大航(南方航空、中国国航、中国东航)。 机场方面我们认为:全球范围看,疫情期间机场向免税商让利具有普遍性,国际航线恢复后展望机场价值回归。通过对海外机场的梳理我们发现,全球疫情背景下,机场向免税商让利是大概率事件,而达成让利的途径、形式有所不同。但长期看,我们对我国枢纽机场的商业价值仍有信心:1)外在看,消费升级、出境游的发展不会终止,机场口岸免税销售额仍有上升空间。2)内在看,机场的内在优势仍是未来议价权回归的最大倚仗。机场在国际航权方面的垄断地位捍卫其商业价值。同时,机场业务占据出行关键环节,构造独特购物场景。我们长期看好枢纽机场商业价值,国际航线恢复时枢纽机场有望实现价值回归,持续关注上海机场、白云机场。 风险提示:政策不确定性,油价、汇率波动,宏观经济增长失速,行业竞争加剧,免税谈判不及预期,空难、恐怖袭击、战争、疾病爆发等其他需求冲击。 (文章来源:兴业证券) 文章来源:兴业证券![]()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 新闻资讯
• 活动频道
更多